常見凍幹物質的共晶點溫度及凍幹方式
更新時間:2022-03-17 點擊次數:4187
凍幹技術是用來提取純化和保存樣品的常見應用方法之一。在凍幹過程中,控製樣品溫度保持在共晶點溫度以下10-15℃,能夠保證樣品不熔化,維持微孔結構和理化性質保持完好不變。下麵是一些常見樣品的共晶點溫度數據和凍幹方式。

由上表可見,大多數樣品的共晶點溫度都在-40以上,這也是為(wei) 什麽(me) 大多數凍幹機廠商均有冷阱溫度在-50 ~ -55℃之間機型的原因,用這個(ge) 區段的冷阱溫度足以滿足大多實驗樣品的凍幹實驗要求。

表二羅列的是一些常見樣品凍幹方式的推薦方式,包括預凍溫度、凍幹時係統應該維持的真空度值、凍幹的方式Process A還是Process B、凍幹容器的選擇、凍幹機的功能要求等。
備注:
Process A:預凍、幹燥均在冷阱內(nei) 進行;
Process B:預凍在其它儀(yi) 器內(nei) 進行,如超低溫冰箱、冷水浴等,幹燥在凍幹機中進行,如在丙烯酸玻璃材質的幹燥腔內(nei) ,但是通常因樣品組成比例的多樣性,實際共晶點溫度是有稍微差距的,如果需要精確了解共晶點溫度,則需要特殊儀(yi) 器來測量,如共晶點測試裝置,包括溫度、晶體(ti) 單位電阻一體(ti) 化的樣品探頭,可直接探測不同的溫度變化對晶體(ti) 結構的影響,從(cong) 而得到連續、準確的共晶點測試曲線。